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持续探索“双新”课改,数学组建模课程再出发——我校圆满完成北京市“十四五”202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工作

[日期:2022-11-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22年3月,学校组织进行了北京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经过市、区两级专家的评审以及北京市教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2022年10月,我校课题《“双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学业评价》正式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课题编号为:CDDB22262,该课题负责人为我校数学组吴竟同志,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经验丰富的高中数学组教师。本课题基于双新课改的课程理念,在高中阶段让全体学生经历一次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关于课题开题工作的相关要求,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北京市立项“一般课题”统一进行了线上集中会议开题。2022年10月19日上午,我校立项课题负责人吴竟老师参加了第2组“一般课题”开题论证会,共同参加本组开题论证的共有西城区四所中小学立项课题负责人与各校科研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冯启磊副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项纯副研究员,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侯冬玲老师作为第2组开题专家出席了本次论证会议。

     学校与课题组高度重视本次开题工作,为顺利完成开题工作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工作。开题论证过程中,吴竟老师代表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了全面地论述。吴竟老师首先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出发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详细论述了高中数学建模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其次,吴竟老师紧密结合高中数学建模活动现状,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实践目标和理论目标,围绕数学建模课程开发的目标以及对学生建模活动的学业评价等,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重点论述。最后,吴竟老师对研究思路与方法、课题假设和拟创新点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开题报告内容,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目标清晰明确,研究内容完整系统,研究方法选择得当,论证分析逻辑严密。通过本次开题论证会,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有了更深的认识,将进一步聚焦研究目标,完善研究方案,积极推进课题研究。             我校高中数学组自2010年参加第十七届“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开始,迄今为止已有12年,这期间回民学校学子获得的奖项不胜枚举。学生的成绩与辅导竞赛的教师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后期的论文辅导部分,高中数学组教师不畏辛苦、甘愿奉献的精神影响了参赛学生,李印红老师、张俊峰老师、邢岩老师、吴竟老师辅导的学生论文均获得过北京市一等奖。高中组数学教师十余年来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建模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为本课题的顺利开题提供了保障。今后,全体数学组教师将会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深入践行“双新”课改理念,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各项成果的提炼与转化工作,持续探索实现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创新路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usiwe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