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万物显于戏,精神文明行于剧。”戏剧像一面镜子,可探时代千姿百态,能品人生悲喜况味。为传承戏剧文化,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阅读、审美、实践能力,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6月12日至6月14日,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成功举办了以“镜与境”为主题的第二届戏剧节。师生们在仲夏时节共同走进金帆厅,享受由高中语文教研组倾力打造的戏剧盛宴,感受戏剧的无限魅力,解锁不一样的戏剧人生。
在高一语文组石磊、刘欣、牛微、朱明明、杨惠芬五位老师的陪伴下,高一同学为师生们演绎了曹禺先生的《雷雨》。一声惊雷,两代共八人长达三十年的感情纠葛展露无遗。通过演员们精准的诠释,我们沉浸于四凤的单纯与明媚、繁漪的疯狂与绝望、鲁大海的正直和莽撞、侍萍的善良和坚韧、周朴园的伪善和狡诈,真切感受到人性的复杂,重新认识了《雷雨》作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基石的独特魅力。
在高二语文组王萌、张海琳、董珂、赵慧敏、赵雅文五位老师的指导下,高二同学将老舍先生的经典剧作《茶馆》搬上了舞台。这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话剧作品,“小茶馆,大时代”,在这小小裕泰茶馆里,从王利发、常四爷到秦仲义,每个人物角色都有着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小茶馆中乡下农民卖儿卖女的无奈,得势太监买老婆的荒谬,特务横行、百姓动辄获咎的乱象都被高二的同学们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次戏剧节展演活动历时3天,两出剧目共6幕被搬上舞台,演员、主持人、道具师、摄影师、音效师、化妆师、引导员共计81人参与了本次活动,现场观众近600人,更有全校各年级同学通过班级直播的方式同步观看了演出。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本届戏剧节,一起去倾听演员、老师和观众的声音,去看镜、入境、品境。
一、演员篇:舞台之上,我就是“你”
戏在演中学,境在学中品。同学们不仅是演戏,更是入戏、入境。
从选拔、排练到正式展演,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高一的演员们做到了数十次排练。《雷雨》第二幕中扮演侍萍的演员在演出结束后,谈自己的表演感受时写道:“侍萍,见字如面,虽然心中满怀不舍,但我知道是时候与你道别了……刻板印象里,他们总是认为内向的人演不好戏剧,但只有我自己清楚,当我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就是你。”每一个同学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热情,用“站在舞台之上,我就是角色本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都在用心与自己所演的角色进行对话。
为更好地诠释“舞台之上,我就是你”,高二年级的同学们,不仅主动请教语文老师,还在同学之间展开了热烈讨论,利用课余时间对戏、评戏、磨戏。研读剧本之外,演员们更主动反复去看去学习不同版本的人艺演出片段,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表现力。同学们地道的京腔无疑为戏剧注入了强烈的生命力。演员们即便是女扮男装,亦演得滴水不漏,令人拍案叫绝。
二、幕后篇:演员们的坚强后盾
幕前的从容和稳健离不开幕后的保障和支持。语文组的老师、网络中心的老师、每一位学生志愿者,他们一直是演员们坚强的后盾,是幕后的英雄。
语文组的老师们,她们像导演,为演员斟酌每一句台词,探讨每一个动作。她们像编剧,根据演出需要打磨剧本、调整主持词。她们像道具组,挑选服装、搜罗道具,去网上买手帕、买台灯、买假发。她们像后勤组,搬椅子、递纸巾。她们像妆造组,拿起化妆工具为演员上妆。她们像三月的春晖,演员衣服开线了,纽扣掉了,老师们从家里带来针线为他们缝补好。一针一线,暖意融融,情义浓浓。
在排练现场,除了演员、语文组的老师外,一定还会看见另外一个身影——黄俊老师。演员身上的每一个麦克风她亲自核查过。每一次幕布拉开时,孩子们的细微进步,她全部看在眼里。负责后台麦克开关和拉幕的孩子说:“黄老师不来,我好紧张。”“不用紧张,黄老师,她一定准时出现。”
此外,高一、高二年级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了本次演出的道具准备、主持、摄影、音效控制、化妆、引导工作中。他们不仅有“十八般武艺”,更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与担当。每一次排练,他们都相伴左右。演员们的精彩就是他们的精彩。观众们尽兴,他们就尽兴。
三、观众篇:真情演出,回味无穷
不仅是演员入了戏,观众也入了境。演员们的每一个走步都牵引着观众的视线,每一个表情都印在了观众的心里。演出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赞赏,现场响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谢幕时观众纷纷对台上演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在谈到《雷雨》的演出时,有观众说:“整个演出让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当雷声和枪声轰然响起,舞台上演员们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当密不透风的幕布缓缓拉上,瓢泼大雨仍在冲刷我的心灵。”
有的观众则对《茶馆》的演绎津津乐道:“演员的演技令人赞不绝口,马五爷、常四爷的突然飙戏、将被卖出去的女孩声泪俱下的情状,都让人沉浸在茶馆的世界里,难以自拔。”
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镜与境”第二届戏剧节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高一高二年级组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信息技术部门、后勤部分的全力配合。本届戏剧节不仅让学生再次体验了戏剧艺术的魅力,极大地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也激励更多学子在不负青春韶华的同时,演绎好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