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是通过“输出”倒逼“输入”,以终为始地确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而后组织教学的方法。为进一步创设教学评一体化的高质量课堂,2023年11月13日,化学组开展了以期中考试分析为契机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交流,本次活动由化学教研组组长丁芬老师主持,化学组全体教师和初三年级果征主任共同参与。
首先,张召欣老师总结了去年初三化学学考取得优异成绩的成功经验。张老师提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及教师的站位和思考,对这节课的实施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老师还引用赵校长曾鼓励青年教师的一段话“将来,你的课一定满怀着才情、情怀、责任与担当”,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也要努力把每个方程式、每个化学实验讲得有故事、有温度、有思维方法。张老师还强调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引导和管理也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因为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情感才是最好的教育生产力,在情感共鸣中才能帮助学生产生热爱,收获知识,沉淀方法,成就自我。
接着,张晶晶老师代表初三化学备课组进行了本次期中考试的质量分析。张老师从试题命制到成绩分析再到改进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说明。此次期中试卷命制深挖教材的功能与价值,努力做到教学评一体、一致。期中试题在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作为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发展学生认识。此外,张老师回顾2023年学考试题呈现的特点,强调学生能力的养成既需要依靠横向学科间的有效配合,也依赖于纵向学段间的有机衔接。同时,对老师们的常态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认识模型,形成可迁移可借鉴的解决一类问题的经验,又要在建模的同时去模式化,避免思维定势导致思维窄化和固化。
最后,围绕着“如何提质-扩优-补差”,每位初中化学老师都结合自己教学班级的特点提出了解决策略。华朝英老师分享了精心备课的心得,教师要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展示、故事引入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高曼老师认为结合学情特点,在新授课时可适当放慢授课速度,尽量细化教学过程,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将知识落实。刘世美老师指出除了课堂这一主阵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也是提升学生执行力的有效方法。
“山不让尘 川不辞盈”,坚信用心把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能在变化中把握不变,让量变达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