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西柏坡之行终于成行……
在 “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恰逢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75周年之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西城区教育系统实施“红墙先锋工程”和“双提升”工程工作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汲取红色精神力量,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团结协作、素质精良、富有朝气的党员队伍,增强回民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2023年6月17日——6月18日,在校党委书记张燕、校长赵隆颢的带领下,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无党派人士共九十余人,前往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西柏坡开展“庆七一瞻仰中央旧址,再出发铭记赶考精神”主题党日教育活动。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实践,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参观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大院,瞻仰名为“赶考”的五大书记铜像,旨在通过探访红色印记,赓续红色基因;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继承赶考精神。第二天,走进塔元庄,从习总书记的政治起步之地,探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参观荣国府,意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全体同志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体会交流。
西柏坡篇: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全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辉煌的成就;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是“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
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大家认真倾听了中国共产党从延安到西柏坡的发展历程,深入了解了西柏坡的历史、西柏坡的今天,也重温了三大战役的辉煌。一个个牺牲奉献的故事,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物件,无不诉说着我党走过的艰难与辉煌;一位位英勇的人物,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无不流露着热血情怀和乐观无私,让党员们满怀敬仰和向往……历史在这里汇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催人奋进。
参观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党员同志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尤其是近距离观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生活奋斗过的旧居,不禁震惊于伟大的三大战役作战方案竟然是在那样狭小的作战室中完成,激动于七届二中全会简陋中的庄重、踌躇满志中的清醒认识……重温老一辈革命家走过的历程,真切感受在艰苦历史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的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精神。
在七届二中全会遗址前,全体党员郑重举起右拳,在张燕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一样的誓词,一样的理想,把不同年代的两群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历史与现实在此刻相汇。此刻,也必将在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全体党员心中深深留痕,成为此次主题党日最难忘的一刻。
此次探访红色印记西柏坡,通过体悟党的光辉实践,探寻了党的力量之源;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着西柏坡精神。同志们被这里的光辉历史和精神伟利所感召,为回到教育工作岗位的实践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塔元庄篇:
塔元庄村是正定县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却有着不普通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期间,曾无数次骑着自行车到塔元庄村下乡,提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塔元庄村调研,寄语塔元庄村“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村”。目前塔元庄村已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环境卫生示范村、河北省文明生态先进村、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不少参观的同志表示,很向往这样的新农村的生活。
我们寻着习主席的印记,在村民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村委会文化长廊、村委大厅、村史馆,观看了《蝶变塔元庄》纪录片,了解了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光辉的的发展历程,感慨习近平总书记长达30多年的对于农村、农民的深厚情感,人民生活的全面提升才是他心心念念挂牵的事情。
塔元庄之行,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感动于领袖这根植于内心的朴素的人民情怀。这种一脉相承、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应该永远牢记的。
荣国府篇:
荣国府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在我们的印象里,荣国府是以明清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又因近些年高考名著必考《红楼梦》,因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本次参观,我们按照《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的顺序,真正实现将实践和书本结合起来,对于《红楼梦》以及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了解了荣国府的诞生记,才让我们不禁感慨于这座建筑背后的发展历史正是总书记人民情怀的体现。习近平书记一直心系人民,在87版《红楼梦》开拍前,正确决策,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支持县政府投资345万设计和建造了荣国府,正是这一举措,为正定市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河北省定点旅游单位,荣国府必将持续为当地乃至河北经济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一座建筑,不只是一座文化的瑰宝,也是党的英明决策的真实体现。荣国府之行,我们从建筑、艺术、书法、诗词、碑刻、民俗、文化等方面,直观而立体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教书育人、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责任的重大。
主题学习交流体会篇:
本次西柏坡主题党日实践学习活动的9个学习小组党员们学习交流热情高涨,别开生面。许多党员老师是第一次来到西柏坡,第一次沿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印记前行,第一次深入了解那段历史,那种感受是直接而震撼的、真实而又富有力量的,那是一种身心的洗礼。
听听党员老师们的真实心声:
在参观西柏坡过程中,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这些都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1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把西柏坡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在新世纪里赋予它新的思想内涵和实际意义。在工作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把学生的利益放到最前头,将“规范管理,以学生为本,创优质教学质量,坚持教师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2组
感谢校党委组织的西柏坡之行,这一趟让我们收获满满。通过西柏坡、塔元庄、荣国府的参观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我党一直以来一脉相承的精神,那种心中有人民,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将其落实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中。
——3组
通过党日主题活动的学习,我们深感要积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西柏坡精神带回到岗位上:务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传统作风;务必在困难险阻面前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教育事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优秀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4组
事业不停,拼搏不止。一代有一代的命题,一辈有一辈的使命,一个岗位有一个岗位的赶考。新形势要求我们有应考答卷的清醒、团结一致的姿态、谦恭虚己的心态和永葆奋斗的状态,共赴教育改革的沃土,交出更好培养学生的合格答卷。
——5组
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的“两个务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扩充为三个务必,这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也在正定塔元庄这个全国文明村得到体现,在塔元庄村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情怀和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中得到体现。
——6组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在西柏坡之旅中感触颇深的一点。物资有限,几块儿石头、几片木板就是开会的板凳,场地不够,土坯房的食堂摇身一变就成为开会的场所……而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当今仍然需要。
——7组
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解放思想、自我革新的勇气胸怀;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抓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大力弘扬“真刀真枪干一场”的实干精神;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为民情怀,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8组
离开西柏坡时,毛主席将进北平比喻为“赶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样的一种赶考精神正是我们应该秉持和贯彻的。面对课堂,我们要兢兢业业,与时俱进;面对学生,我们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面对困难,我们要敢想敢干,勇往直前;面对荣誉,我们要戒骄戒躁,不忘初心,力争为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9组
花絮:
此次党委主题党日活动从前期积极筹备、精心细致地安排准备到最后活动的圆满完成,安全返回,凝聚了校党委周密筹划、热忱负责的细心、用心,也彰显了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党外人士齐心合力、团结奋进的风貌。
以主题党日活动迎接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生日的到来,是全体党员对“七一”的最好献礼。西柏坡之行,对全体党员来说,是一堂真实而生动的现场教育课,更是一次集红色之旅和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精神盛宴。作为学校党员教师,重温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更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感受到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将永葆共产党本色,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努力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走好新的长征路!
爱党爱国,爱岗爱生,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