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我校隆重召开以“关注学生需求提升育人实效”为主题的2016年德育研讨会,会议由李娜副校长主持,学校全体教师参会。
研讨会首先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刘竑波教授就“学生发展指导—学校德育新方向”这一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在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刘教授从专业角度用最新的理念对学校德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国内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背后成因,通过大量的视频、文字案例,围绕学校教育的三大主题: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向老师们讲述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其中穿插有美国明尼苏达州、中国香港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的诸多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德育实践案例,资料丰富详实,引得老师们纷纷呼应、认真记录。
除此之外,刘教授还为老师们推荐了诸如《地图的演变》、《汉字王国》、《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等书,以此表达出道德教育不是只靠枯燥的说教;更不是只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同时也必须有主动探索、思考、反省、批判和讨论。
下午的研讨会,在两个学部主管德育工作的文永利主任和司瑞智主任主持下,分初、高中两个学部分会场进行。
在初中学部,首席班主任梁宏光老师进行了《道德赋能科研引领》的报告,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参与市级德育课题的收获与感受,初中英语教研组长张秀书老师的《教育之路且思且行》主要谈了自身对于学科育德的理解体会;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王振主任的《关注学生需求、提升发展平台》和校团委谭琳书记的《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则阐述了我校近年来在学生发展中心和学生社团方面开展的工作成绩与创新。在高中学部,心理教师马晓华围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这一主题,进行《关注生涯发展需求、构建学生美好未来》的报告;高二年级组长王越老师的《尊重学生成长需求、探索教育实效性》则探讨了年级工作中道德教育的经验和感悟;市级骨干教师王忠亚的《丰富学科活动、凝练学科思想,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性》谈了自己对道德教育和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认识。教师分享交流以后,初高中学部分别邀请到朱洪秋老师和王伟光老师进行点评。
研讨会第三部分,魏健校长进行了题为《新常态下的教育应“因生而动”----浅谈教育转型期“以生为本,依需而育”的教育文化观重构》的发言。魏校长对本次德育研讨会进行总结,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未来德育工作开展进行的深层思考,强调了“因生而动,因需而育”的教育文化内涵。
为期一天的研讨会紧张而丰富,同行们的发言不时激起老师们的共鸣,大量研究结论和案例的综合运用,不断引发老师们的思考,让所有与会老师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