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2019年9月18日,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中,在“勿忘国耻,珍惜和平”纪念九一八事变发生88周年的当天,为了解北京发展历史,领会“文化中心”内涵,培养文化传承使命,回民学校组织初二年级全体同学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午饭后,同学们乘坐大巴车,于下午一点准时到达了首都博物馆,在北门门口合影留念后,便从东门进入,开始了今天的知识之旅。
本次学习活动共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大课和小课。大课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同学们首先进入了圆形展厅,进行大课的学习。大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博物馆简介、馆厅概览、瓷器简析(也有其他种类文物)和参览须知。同学们从中了解到首博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更是了解北京史、领会北京文化的最佳方式。随后同学们观看了《辉煌的北京》短片,该短片介绍了从夏商周到清末北京的演变与沧桑历程,画面恢弘壮阔,内容令人震撼。
与大课学习方式不同,小课按照分组讲解的形式进行。按班级八个班分为八个组,每个组有一个带队老师带领同学参观各个展区。当参观“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区”时,带队老师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三样文物:锦鼎、班簋和伯矩鬲。其中班簋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西周中期周穆王时,毛班铸了班簋。因其精美无比,所以一直被历代皇室珍藏。但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西周班簋被抢出皇宫,流失民间。“文革”时,西周班簋大遭损毁,簋的全形被毁成若干大小不一的碎片,并被送到废品回收站、炼铜厂,等待回炉。1972年,北京文物清理拣选小组偶然间在有色金属回收站发现西周班簋残件碎片,并将其送回故宫文物修复厂,经过整形、翻模、补配、修补、纹饰对接等完成修复后,就是如今珍藏在首都博物馆的这件镇馆之宝。班簋的传奇经历令我们唏嘘概叹,西山永定河的悠久文化也同样让我们着迷,在“山河·古国”特色展览中,同学们就详细地了解了有关西山和永定河的文化,并探索了北京中轴线的奥秘。
参观完毕,同学们在三点半左右安全返回学校,顺利完成了本次“四个一”学习活动。以史为鉴,知旧事、品文化,每位同学都收获颇丰,同时,我们也共同感受到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豪与做好中华文化传承人的使命感。
编者:初二4班 张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