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的阶梯教室,传来了阵阵悠扬的吟唱声,这是高二年级古诗词吟唱选修课的汇报演出。在校团委的组织协助下,29位高二同学身着汉服,按照北京师范大学南山诗社的《南山诗谱》,依次吟唱了《泊船瓜洲》、《客至》和《诗经▪蓼莪》,用声音和曲调展现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
古典诗词是一种声情摇曳的语言艺术,吟唱最能体现诗词的声情韵律之美,是诗词艺术的再创作。而古诗词吟唱选修课是我校与南山诗社的合作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充分体验到诗词的情感韵律,更好地与诗词产生共鸣,从而陶冶情操、敦厚人品。在本学期的每一节选修课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加老师都声情并茂地带领大家进入到悠远绵长的诗境之中。而每一位学生由原先的拘谨,变得慢慢放开,直至大声、享受地吟唱。为了能够如期进行汇报演出,学生们不仅在课上加紧排练,还利用课余时间调整曲调唱腔、端肃表情仪态,民乐团的四位同学加班加点提供伴奏支持,校团委安排了演出流程和服装主持。
经过精心的准备,在24日透射着阳光的阶梯教室里,同学和老师们听到了声声吟唱。《泊船瓜洲》:在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时,王安石却希望终有一日,能在明月的照拂下,投老山林,吟咏情性。《客至》:忧国忧民的杜甫在长年的颠沛流离之后,终于能在蜀地的浣花溪畔,结一个小小的草堂,过一段暂安的日子。看春水漫漫而来,看群鸥款款而飞。寂寞之中,忽有佳客临门,不亦悦乎!《蓼莪》:战罢得归的人只看到家乡阡陌成荒,至亲已去。独上南山,风吹发发,至亲不得终养,何以言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时代最完美确切之解释须向其时之诗中求之,因诗之为物,乃人类心力之精华所构成也。”而古诗词吟唱能让吟唱者和聆听者都深刻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诗词吟唱进入校园,让校园之中诗声朗朗,诗韵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