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下午,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全体主任共聚一堂,在李娜副校长和梁宏光老师的组织下,共同聆听了由韩菡老师、殷茉老师、尚静老师带来的关于《提升学生内驱力研究》的论文分享,此次分享会作为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测评项目的一部分受到了校领导及各位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首先,韩菡老师结合高三毕业年级特点分享了关于《高中生成人仪式教育与内驱力影响》的思考。成人仪式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它贯穿于学生高中三年的学校学习和课余生活。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成人仪式教育的四个环节的衔接得当、互为补充,需要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具有全盘意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能持续地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成人仪式教育既面向整体,又关注个体;既注重连续性,又注重阶段性。
稍后,殷茉老师从地理学科教学的角度畅谈了自身关于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思考。所谓教学有效性,即让我们的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拥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对此,殷老师站在教师的角度提出以下要求:关注学生需求,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充分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此基础上之上逐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殷老师提出,教学不仅局限在教室内的三尺讲台上,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发现,必然会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各种特色课堂。在各种特色课堂中,必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最后,尚静老师结合起始年级特点,提出用愿景带动班级制度建设,助燃学生内驱力。尚静老师从愿景的构建、愿景与班级制度建设的关系、愿景对于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建设内驱力的助燃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享誉世界的管理学著作《第五项修炼》中,彼得·圣吉博士提出“共同愿景能够促使组织中的个人为集体倾情付出、真诚奉献”。在进行初一新班级组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个人愿景能够帮助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获得“突破自我”的内驱力,进而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进步。班级建设离不开班级个人对集体的真诚付出和奉献,而班级制度建设需从愿景中来,在愿景的引领下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够实现保持。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破壳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乃压力,从内破壳是成长。
本次交流活动内容翔实,贴近课题研究工作实际,赢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班主任对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认识,给予班主任老师新的指导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也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