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智慧路上,你我同行——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青年班主任团队外出学习活动

[日期:2023-04-20]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为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化班主任队伍对家庭教育、家校协同共育的认识,加强青年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合作与交流,加速青年班主任教育教学水平的增长,2023417日,我校组织青年班主任团体前往浙江省杭州市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班级建设高峰论坛。青年教师们在两天的会议中学习了家校共育的前沿理论,深入思考了家校共育的本质层面,了解了真实的案例与经验,掌握了实操可控的方法与技巧,为今后教育实践过程中实践家校协同共育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第一板块中,国务院妇儿工委智库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洪明博士对“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校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以“观天下·见未来”的独特视角对此次高峰论坛的主题进行了理论引领。洪教授指出,教师在家校共育中首先需要吃透国家政策,尤其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即将出台的“家庭教育指导国家标准”,才能在家校共育中引导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并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需要学习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深入理解并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于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决议,用系统化的法律法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洪教授还指出,教师还需要深入思考家校之间究竟以一种怎样的关系存在。家庭首先是社会的细胞,通过一定的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初级社会群体,其组织形式、教育特征与学校教育差别明显。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学校与家庭双方以教育服务来维系关系,学校在学生教育上要与家庭进行合作,对家庭进行指导,促进家庭参与学校和社会教育。

最后,洪教授提到学校需要对家庭就家校共育展开专业的指导。教师们需要读懂家长,提高培训的质量并使其能服务于家长,发挥家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家长提供的确实是教育服务,但家长不是教育对象,而是教育环节的合伙人。

我校青年教师非常重视体系化、理论化的思想指导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进行重点内容的记录,并在此环节结束后就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

在第二板块中,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教师代表着眼于“深耕于·真实践”的主题,在具体道路的探索中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教育实践的分享。三位老师分别从小、初、高三个学段针对“乐于沟通建立教育能量场”“让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家长家校共育的教育激发策略”等主题展开论述。他们的教育实践、教育反思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又为广大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方法论。

在第三版块中,来自北京各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代表以“集妙招·萃心得”为主题为在场的教师们展现了他们在家校共育实践中的妙招与心得。不论是在家校共育中让学校与家长互见彼此,还是把目光集中于特殊学生展开沟通,不论是化冲突为双向奔赴,还是从师生关系角度出发促进家校共育,教师代表们的分享把我们带入到了真实的情景,每一个案例都似乎在我们身边发生过,每一个教育契机似乎都是可以抓住并利用的。我校青年教师与教师代表们产生了深刻的共情,并对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思考与付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以此为榜样,努力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铺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阶梯,助力个人和学校未来的发展。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校青年教师也有很多感悟与思考。

韩珊老师:本次论坛学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智慧路上,你我同行”,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主题。在理论引领阶段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班主任应该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在实践探索阶段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可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的妙招,例如制定时间管理表、书写教育书信。本次论坛学习使我深受启发,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此次论坛中学习到的技巧,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家校协作的重要作用。

闫乙萱老师:本次外出学习使我收获颇丰,从关于教育法律法规出发的具体分析的理论,到各种学情下的案例分享和后续总结,最终到班主任经验的提炼概括,让我对于班主任这一职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新颖的想法,期待着未来能够结合自己带班的特点进行创新运用。

刘丹丹老师:在春暖花开的4月,我们一行十人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参加这次 “家校合作,共建协同育人体系”培训,非常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群体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在两天的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洪明老师的说的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校为了更好的指导家庭教育,应吃透国家政策,读懂家校关系,开展专业指导;比如邢晨老师对于时间管理的深入思考,从打卡固定小事开始培养习惯,到记录详细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并改善,最终达到学生自觉梳理日程的习惯。我相信,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这些优秀案例最终会内化为我自己的教育经验,指导我更好地进行家校共育。

熊晓愉老师:春日盛景,相聚杭州,智慧路上,你我同行。两天的杭州学习紧张有序,获得的知识可能需要我用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课程非常系统,从国家政策讲到个体案例,既能高屋建瓴,又能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详细的指导,很适合我们年轻的班主任。维持好家校关系,做好沟通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问题,真心为孩子着想。

米岩老师: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的杭州学习之旅,我感受到每一个优秀事例的背后都有班主任们日以继夜的辛苦付出,每一次成功的家校协同都是班主任智慧的体现,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在为自己学校的发展进言献策。

杨琳琳老师:很开心跟各位青年班主任一起奔赴杭州学习和借鉴名师名家的先进班级管理经验,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育教学名家的报告,认真感受了名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感人的育人事迹、伟大的教育情怀和优秀的教育成果。特别感谢学校提供的本次“走出去”的学习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专业化成长,激发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我将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智慧路上,你我同行。

赵雅文老师:“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四月,在杭州最美的季节,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十位班主任赴杭州学习的机会。呼吸之间,空气是暖与柔,更为美妙的却是会场上思维的碰撞与交流。各位优秀班主任们围绕主题“家校合作”分别将自己多年来的总结与心得做以分享。特别是在如何与学生、交流上,张老师提到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从谈话内容、动机、情绪,都可以有效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盛年不再来,进取方日新。我也会将本次外出学习收获投入到自己的实践中,早日形成自己的育人模式。

王玉老师:虽然只有短短一天半的培训,却使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九位老师的讲座中,我获益匪浅。尤其是我从小到大唯一的偶像张玉石老师分享的团队研究成果,让我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魅力,也深刻理解了教育机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知不足,学致用,行方远。正值青年的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今后更应该不断学习,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訾姝瑶老师:参与“家校合作,共建协同育人体系”主题高峰论坛,我们近距离接触了洪明,陈铁苹,张玉石等名师,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接受他们经验的传授和教育方法的洗礼,收益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校共育”的理念和方法部分的学习,即老师如何引导能够让家长成为“影子老师”,让家长受到老师专业的指引。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学会与家长沟通,达到“先跟后带”的效果,可以通过不同活动方式的家长会,达到随时随地共育的目的。赴一场春的约会,在和名师共舞的时刻,我们一路欢歌,享受着春的滋润。

两天的学习短暂而又充实。通过参加此次高峰论坛,我校青年教师深感肩膀上的责任之重,双脚下的教育道路之远。但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当今荆棘遍布但未来一片坦途的道路,我们需要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需要学习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来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需要将实践经历与反思不断内化迭代,提升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我校家校共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anmotong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