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学年2024届初三历史组以出色的成绩为三年的历史教学完美收官,也使最后一届历史中考圆满落幕。为总结分享经验,探讨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10月16日初中历史教研组开展了一次交流活动。
首先由“老初三”备课组长曹淑文老师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对上学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分享。在过去的一学年中,初三历史备课组的几位老师通力合作,与年级组协同并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方努力排除万难,为历史中考的最后一年交上了完美的答卷。曹淑文老师提到,在教学之初,最先要研究考情、学情,准确定位初三教学,做到“想清楚”。在了解考情和学情之后,曹淑文老师提出要针对这些情况在日常学习中“做扎实”,并为老师们展示了老初三备课组提出的方法。历史中考的完美收官,离不开备课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与付出。曹淑文老师以“团结协作、共同承担、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概括了老初三历史组这一经验最丰富的备课组的辛勤努力。老师们充分发扬历史组的优秀传统,团结协作打整体战,工作上从不分你的我的,每一个人都积极主动承担教学素材、习题的准备。教学资源也完全共享,使老初三历史组的每一节课堂内容都凝结了四位老师的智慧,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曹老师还提到了随时集体备课的优秀习惯。老初三备课组活动随时随地进行,遇到问题随时沟通,大家一起想办法及时解决。对于考试更是十分重视,曹老师讲到每一次考试之后老师们都会聚在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学生的试卷上出现的也不仅是叉子、对勾和分数,还有老师们对问题的明确标注。老初三的历史教学不仅有老师们的努力,更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曹淑文老师以“激励、共情、指导、陪伴”总结了老师们与原初三学生的相处情况。老初三备课组的老师们抱有着对教师职业、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们因材施教,把学生按照不同的状态分成不同的群组,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绝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与学生相处时,老师们针对初中学生对于情感需求高的特点,在日常沟通中把情绪价值“拉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们的爱与温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信赖老师,从而提升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老师们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打动了每一位学生。通过曹淑文老师出示的和多位学生的聊天记录,让组里老师们切实感受到了老初三备课组的老师们对于学生的责任感和师生之间流淌的浓浓爱意。曹淑文老师的发言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内容为结尾:“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这不仅仅是经验丰富的老初三备课组老师们所坚守的信仰,更是对于后辈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老初三备课组的雷锦华老师与龚洁老师随后进行经验分享。两位老师回顾了原初三这一年的教学经历,并且高度肯定了同备课组老师们在这一年中的共同努力。对于这一年老初三备课组的协同奋斗和已经毕业的原初三学生的学习故事,老师们如数家珍,让在座的其他老师们感受到了老初三备课组的团结与师生间的浓厚情谊。
随后由果征老师进行了原初三历史成绩的总结。果征老师通过数据做了2024年中考历史质量分析汇报,大力肯定了备课组老师们的共同付出与贡献,并强调了教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教育教学的思路。
随着历史退出中考、启用新统编教材等历史教学新形势的出现,老师们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果征老师作为新初一备课组的一员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新教材使用心得。果征老师首先点出新教材的编修思路,即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紧扣教材中要落实的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之后果征老师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详细展现并分析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还为老师们提供了新教材分析相关资源的详细链接。果征老师的发言与资源分享为老师们的历史新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
之后由同为初一备课组的续思桐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新教材的心得体会。续老师从叶小兵教授的文章入手,以第二单元为例为老师们展示了新教材的变化和一些自己的教学案例。
最后由教研组长李蓓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肯定了“老初三”四位老师在这一学年中的通力协作与辛勤努力。对于“老初三”的经验,李蓓老师提出将“老初三”备课组的背默检查、分层教学等方法推广到各年级的备课小组,还提出了根据老师们的发言引发的对于历史教育的思考。正是老师们对于自己职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对历史的钻研、对学生的爱,使得历史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传递,对学生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历史教育也不仅是师生间,更是“师”与“师”的代代传递。历史虽然退出了中考的舞台,但历史教学仍在更新且延续。面对新学情、新教材的挑战,经验丰富的“老初三”的老师们为后辈老师提供了思路与引领,“新初一”的老师们传承历史组的精神,不忘初心,接棒继续努力钻研。“历”尽千帆,“史”终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