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开发特色课程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我校生物组《校园里的科研》特色校本课程在北京市特色课程建设学术论坛进行展示

[日期:2024-11-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和《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在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征集认定的基础上,更好地分享成果、汇聚共识、突破难点,强化创新引领,2024118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承办的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普通高中生物学特色课程建设暨东城区科学教育学术论坛(生物学专场)在二十二中举办。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黄晓玲、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乔文军,以及来自全市各区高中课改项目负责人,高中学校课程建设负责人、生物学科骨干教师等近4000人在线下与线上参加了会议。

来自五所学校的老师畅谈各自学校依托生物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课程建设经验,内容涉及高中生物课程群、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实验课程、校本课程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北京市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探索样态。

我校生物组刘娣老师交流了《校园里的科研——探秘校园生物》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这是一门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回中校园里土生土长的课程,更是一门经回中百年文化积淀和丰富自然资源不断孕育的课程,刘娣老师也将我校大槐树文化衫穿到了交流现场,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

该校本课程打破了课堂与校园的壁垒、充分利用我校自然资源,通过分层进阶的内容安排、由任务驱动到科研式探索的实施路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和创新素养。最终,通过一门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拓展育人场域,形成学科育人体系,形成尊重生命的“生命.实践.育人”理念,这是未来我校生物组课程开发的蓝图。

该课程汇报内容的准备过程中得到了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姜丽莉主任和谭琳副主任的全程指导,包括理念、技术指导和心理支持。

此次会议是汇报展示,更是学习再开始的契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乔文军指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课堂、核心在兴趣、重点在资源、关键在协调、根本在学生。

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黄晓玲指出,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需要凸显课程育人、课程连续体、学习过程,体现资源环境,依托整体协同。

未来,我们期望通过更多的实践,不断积淀,让课程像大槐树一样在我校不断扎根,形成顽强的生命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anmotong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