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理组教师结合“双新”项目课题研究,围绕提升课堂效能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2021年10月13日上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委托,韩菡老师录制了一节国家级研究课,主题为《月牙泉“补水”记》。该单元教学设计由首都师范大学林培英教授、南京市教研室陆静主任、西城区教研员邬雪梅老师三位专家指导,历经近两个月的精心打磨,呈现出来的高质量研究课。
该教学设计打破了常规教学的设计壁垒,以月牙泉为案例构建整个单元,用“问题链”整合与陆地水体相关的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推动单元教学的展开。在单元情境导入时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形成单元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后面的单元学习中,学生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思路,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录制结束后,名师工作室专家王建宗与地理组教师分享了听课感受,从课程主线、结构规划、教学方法、学生活动、学习效果等方面给予本节课以高度评价,并向老师们推荐组织行为学相关书籍,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提升教学效果。
2021年10月20日上午,课题组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交流。首先由韩菡老师梳理了《月牙泉“补水”记》的单元整体规划,并将自己在备课、磨课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与课题组老师进行分享。
随后,魏林艳、殷茉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与老师们分享了关于地理教学中真实情境筛选与整合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情境筛选的方法和途径。
魏亚茹老师从问题链设计的角度,分享了教师问题引导课堂的教学研究,结合刘蓓老师的单元教学设计,分析了设置基础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功能。
尚静老师就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分享了目前研究的成果,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研究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马雪娇老师展示了小组制定的关于如何精准确定教学设计起点的研究方案,方案中设计了多样的研究方法,详尽的研究步骤和充足的问题预设。
最后,教研组长韩菡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在课程改革和“双新”项目的双重驱动下,带着问题积极尝试单元教学设计,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实施与反思,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