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初中数学组骨干教师顾春霞老师在电教楼多媒体教室做题为《初中数学教学漫谈(1)——几个技巧,几个理念》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王涛副校长、初中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后初中数学组全体教师又进行了交流。
一、几个技巧
顾春霞老师深挖北京市双减措施,结合新课标给老师们分享了非常切合一线老师需要的教学技巧。北京市双减措施提到,“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如何把作业全批全改落到实处,难点在于改错。为转变学生需要被督促才能改错的局面,顾老师采用在练习册封皮背面做批阅和改错情况记录的方法。这个做法得益于“游戏化教学”的思路,学生每完成一次作业,就会得到一枚“勋章”。
为了更好地实施作业全批全改,顾老师又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进行学生间的“师徒结对”,并不断探索高效的师徒结对方式,提高了辅导效率,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另外,顾老师提到章测之前的“作弊小条”,其实质是每章的知识总结。布置任务时跟学生讲清楚,进行知识总结可以结合教材进行总结,可以结合课堂笔记进行总结,也可以结合自己买的教辅资料进行总结,总之,重要的是进行总结的过程,相当于把全章内容又学习了一遍,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整理在一张A4纸上,为了提高学生认真总结的热情,甚至可以允许学生把自己整理的“作弊小条”在章测时拿出来。
学生做的“作弊小条”:
二、几个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顾老师表示,数学承担着区分度任务,但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更应该重视数学的育人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数学教育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顾老师更是动情地表示,在学习这件事上,我们要帮助学生,让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置身事外。通过提供切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学习材料,通过分层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可以研究的数学学习材料。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我们都应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帮助学生们竖立学习信心,相信通过坚持和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并在这样的坚持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知道,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
说到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顾老师介绍了“肩并肩”的理念,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向学生和家长明确:我们是“肩并肩”的关系,让学生和家长知道,我们的心是和他们在一起的,从而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顾老师的经验分享,“技巧”部分微小而实用,“理念”部分温暖又感动。求真务实、知行合一,让高屋建瓴的理念更加接地气,让骨感理性的新课标多了一份感性,多了一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