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聚焦课改实践 精研作业质量 ——化学组骨干教师展示活动

[日期:2022-11-10] 来源:  作者: [字体: ]

      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化学组的老师们围绕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思考科学减负、持续提质的有效策略。2022年11月1日,化学组骨干教师张晶晶进行了《“双减”背景下关于初中化学作业减负增效的探索与实践》主题讲座,聚焦新课程改革下学科大概念统领的课程及作业设计。

     张晶晶老师围绕作业的功能与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主题的关系、如何拟定作业评价目标、绘制作业设计蓝图及作业具体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分享。

     结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张老师以《自然界的水》为例分享了关于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心得。《自然界的水》旨在应用化学观念解决一系列与“水”有关的问题,属于方法主题。本单元的学习要帮助学生建构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并从中拆解出更具学科价值的次级大概念,如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混合物、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得到纯净物、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化学是研究纯净物的。从研究什么→如何研究→研究结果→研究成果如何服务我们认识物质世界,张老师提出建立清晰的学习主线,是真正意义上在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上做到减负和提质并行的前提。

     在具体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张老师介绍了如何将教学目标一步步转化成作业评价目标的:从教什么到学什么再到学会什么,体现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从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从结果导向的静态目标转向过程导向的动态目标,旨在让学生在“做真事、真做事”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方法和养成态度,而作业作为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更应注意素材的选取和情境的创设。比如《水的净化》一课,要引导学生将实际生产生活中净水方法的应用与物质的结构、性质建立关联。《水的组成》一课,要继续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水组成的历史,让学生感受人类对物质组成的探索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化合价与化学式》一课会涉及到基于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展示尿素化肥的商品标签,引导学生根据含氮量推算肥料的纯度,旨在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要算“、”为什么能算”。一个学习主题,四个课时内容,十道精心准备的作业题,张老师深刻感受,以核心素养为纲去筛选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才能更突出学科本质。

      骨干教师展示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分享的平台。化学教研组组长丁芬老师肯定了这次展示活动的效果,也希望老师们能够不断摸索、创新与实践,在单元整体的课程设计和作业设计做出更多尝试,让我们的课堂和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usiwe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