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号至28日,学校开展了高三开放课堂,10月20号,闻岩、李梁、安彩凰三位专家,分别听取了高三数学老师焦结实、武爱菊、吴竟、吕仙龙四位老师的数学课,并进行了专业点评,肯定了老师们的教学效果,也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11月9日下午,西城研修学院高三数学教研员李梁老师参加了高中数学教研组的活动,活动主要结合前期听课和北京高考数学课程的特点,研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老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并做了专题为《研读高考试题,导向课堂教学——三年北京高考启示》的讲座,李老师从北京高考所考查的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了深刻的剖析,(1)北京高考考理解、考真懂会用、不回避学科难点;(2)北京高考考学科思想、考学科本质、考能力;(3)北京高考考理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无论是研究课堂教学,还是研究命题考试,对北京三年的高考题进行梳理,北京高考数学试题的调整还是很明显的,高考数学的要求还是挺高的。李梁老师以近三年高考题为切入点,说明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数学很重要的核心的东西。特别是面对学生群体层次基础不是特别好的时候,要重视教师的自身发展,教师们要努力地去学习,一定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收获。
李老师还强调,我们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到高三,特别是到高三后期,在这种考本质的指导下,模式要适度,我们应该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模式,但是不能过度强化模式。李老师以北京三年高考中的典型题目为例,强调了过度的模式化练习学生将难以应对北京高考题目的灵活性。
大家一致认为,要想让学生跳出题海,老师就要跳到题海里面去,真的要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够感悟,在研究过程中才能够有方向,这恰恰也是我们研究考试、准备考试的很重要的方式之一。
随后吕仙龙老师代表高三数学备课组就高三数学期中考试进行了质量分析。从命题原则与思路,从每个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得分率看期中考试所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后一阶段的措施与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从概念与定义的理解与记忆、审题、书写的规范化、考试心理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明确学生在许多题目上还可以争取更高分,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落实上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今后要在基础知识落实到位,集体备课分层辅导,精讲精做、多反思、重总结等方面多下功夫,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习、质疑与反思的时间和空间,严格要求,落实到人,强调书写的规范性。李老师充分肯定了高三备课组的做法,通过和高中数学组老师们的交流,了解到当前老师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鼓励老师们要迎难而上,要努力地去学习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