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课程”的形势,为了更精准研究和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切实发挥高三复习备考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2023年10月12日下午,高中语文组在3号楼310教室开展了题为“研精覃思,观往知来”的新老高三备课组交流活动。赵隆颢校长、刘琰副校长出席了本次活动。
2023届高三备课组齐心协力、各施所长、通力协作、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一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再创高考语文学科佳绩。牛微老师首先分享了名著阅读的备考策略。牛老师围绕《红楼梦》、《论语》两本名著的阅读指导方法和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交流,结合名著阅读论述题的命题思路交流了自己的分析、判断和应对策略,针对学生的阅读困境和答题难点,牛老师提出了“前后关联”“重点之处深向挖”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名著阅读备考中提升效率,学有所得。牛老师也动情地分享了和高三考生们日常交流的状态,用心与用情可以抚平学生的焦躁不安,可以赢得学生的理解信任,有助于更好引导高三考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刘欣老师从2023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分析入手,总结了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详尽地分析了试题类型和考查热点,分享了从课上到课下的备考策略,有针对性,有实操性。刘老师强调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精准阅读的能力,强化审题意识,通过课上带读,梳理文本脉络,为学生搭建思维路径,提升答题能力。刘老师还展示了高三语文各专题备考手册、作文专题汇编、考前写作宝典等汇编资料,从中折射出教师对试题的深入研究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极大鼓舞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复习及应考的信心,保证学生“一本在手,底气我有”,帮助学生做到有“法”可依,有“材”可用,有“路”可循。
王萌老师就高三议论文备考回顾与反思进行了交流,以高考真题为例,分析作文材料中导语的作用及由此生成的立意点,围绕题目探讨需阐发的主客体相互关系;通过对试题分类整合,根据北京卷作文的命题趋势,王老师指出材料是命题者给学生写作文的导语,是立意方向也是成文资源,进而强调审题关键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题目的限制与提示,对题目中的主客体关系进行思辨分析,有助于学生在考场上顺利成文。王老师结合备考策略总结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提升点和具体方法,为实现教——学——考的转换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2023届高三备课组长石磊老师做了题为《不畏浮云遮望眼——回到语文学习的原点》的发言。石磊老师对照分析了2021、2022、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权威解析,关注试卷“通过呼应教材来引导教学”,“把课堂表现考出来”的鲜明特色,强调复习备考要关注单元学习任务和单元导语。在此基础上,石老师从教材、试题、学情三方面出发发掘诗词鉴赏试题考点与单元学习任务的深层关联,分享了古诗词鉴赏的备考策略。石老师深入揣摩试题,科学预判考点,以点带面,细致精深,在高三语文学科备考中起到了引领与校准的作用。
教研组长赵敏老师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要重视研究试题与研究学情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与能力的考查点帮助学生搭建逻辑链条,依托课程标准,立足课内,重视教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赵隆颢校长、刘琰副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刘琰副校长指出,高中语文组一贯保有优良的教研组作风,上届高三备课组中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身体力行,做出表率,青年教师勇于思考,敢于表达,备课组整体有共研的求新精神,有协作的求实作风,体现出备课组、教研组旺盛的活力和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并对新一届高三备课组和青年教师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相信高中语文组一定能凝心聚力、不畏浮云、勇攀高峰,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