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论证明方向 专家指导促提升 ----我校召开西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2024/1/15 8:28:08
科研为伴且行且思,“课题”之花绽放新颜。为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2024年1月5日上午,学校召开了西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开题工作会,本次会议由刘琰副校长主持,各课题组负责人、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西城区教委特级教师导师团蔚国娟老师、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的王志明老师莅临现场指导。
本次课题开题会按照规范的流程和要求进行。首先,由西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课题负责人——肖伟、刘娣、王骁、郭欣、裴佳雯、喜珊珊,6位老师分别进行开题阐述。最后由两位专家进行评审与指导。
环节一:课题负责人进行开题陈述
肖伟老师汇报的题目是《用导学案提升学习实效——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设计研究》,梳理了研究团队导学案开发的历程,说明了导学案设计研究的特点与创新点,介绍了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高中政治教师团队的这一行动研究,希望通过导学案设计的变化带来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更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组织方式。
刘娣老师开题汇报的课题是《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以<生物技术与工程>为例》。刘娣老师从国家政策、目前课改存在的问题及我校学生的需求三个视角分析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和目标,期望以课题研究撬动教学改革,以生物学“实践育人”为理念,精准对接学生需求,集高中生物组全组合力,进行两轮实践探索,使核心素养真实落地。
王骁老师基于肩负生物教师和年级主任双重角色的考虑,在进行课题申报时就邀请了初一年级多个学科的多位中青年教师加入到题为《多学科协同基于“学历案”指向大单元教学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组。课题组致力于通过三年的行动研究,依托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由年级组多个备课组的共同研究和探索,完善、升级出一个比现有各科学案更能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转变课堂模式,坚持学生立场、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各学科校本“学历案”。借助课题研究,课题组所辐射的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生物学四门学科教师也将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工作状态,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专业能力。
郭欣老师负责的课题为《旨在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初中物理课堂问题链设计》。在开题报告中,郭老师先是从现实的教学困惑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问题链设计”的研究意义和必要性。接下来重点向专家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她指出,设计问题链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吃透课标吃透教材设计整节课“骨架”的过程,更是显化学生思考历程以及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与会专家们认为,郭欣老师的课题切入点精准,落脚点扎实,该课题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并具备可操作性。她们建议郭老师将深度学习等理论与初中物理问题链设计相结合,下一步带领团组老师们扎实开展研究。
裴佳雯老师汇报的课题是《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课标的出台,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受到专业、时间、空间等局限性影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有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是该研究关注的问题。该研究围绕“什么是?”“现状如何?”“怎么做?”“效果如何?”展开,以期获得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有效实施的设计及评价框架,为一线教学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 官方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